一半炽热一半清凉,像极了生活~~
Hello大家好我是尤娜,游戏向硬件/数码爱好者一只。今天为大家带来一款“60家族”显卡——英伟达GeForce RTX 5060 Ti(下文简称RTX 5060 Ti)的评测。
长期以来“60家族”都是DIY玩家们的最爱,它的出现就意味着在其生命周期(甚至是同代主机周期)内,拥有一张,便可通杀主流游戏。但平心而论较之80、90等旗舰显卡,这几年60显卡的进步幅度确实有些不够看——加上同期显示设备又突飞猛进,2K甚至4K屏幕已迅速成为主流,就更进一步放大了60显卡受到的质疑。
那作为其中代表,RTX 5060 Ti能否战得动2K,甚至4K分辨率的游戏呢?今天就让我们来切身感受一番。尤娜手中这张是来自耕升的白色版追风OC,16GB版本。
惯例放个省流总结在最前——
理论跑分跟AMD上代RX 7700 XT接近,略次7800XT。但新架构增加了许多新特性,这点是老卡无法取代的。
2K游戏整体是:2023年以前可任性拉满,以后须调整画质。再次提醒帧生成不是万能的,它也有门槛!
8GB版本会很尴尬,因为现在很多游戏2K非光追,也不止这点显存占用了!个人只推荐大家买16GB版本,如果8GB版本还要降低画质去勉强自己,那不如退而选择Arc B580。
单机、网游、生产力、AI性能全面,没有明显短板。如果你拿不准自己的需求,买N卡一般没错。
它能玩4K,虽然或许你不相信……
推荐搭配>=500W电源使用。
推荐单卡预算3000+(整机5500+)用户入手。
开箱外观耕升是全球最大板卡代工厂商之一——台湾同德电子的“亲儿子”,早在GeForce 700时代便以“五虎上将”系列显卡一战成名。和同门师兄影驰相比,耕升更多采用NVIDIA公版方案——意味着上限普通但下限有保证,加上价格普遍更低,也支持个人送保+3年质保,在DIY领域是颇有人气的品牌。
由于外包装缺乏相关元素,乍一看并不易留意到它是一张白色显卡。不过尤娜还是要友情提醒下,不同的“白色系”硬件其“色号”还是有区别的,没有大量上手经验很难攒得完美,不建议对这块过于执着。
60显卡功耗普遍不高,追风采用的是双风扇设计。显卡长度24.55cm,基本可兼容市面上所有塔式机箱。
背板和自家更高端的“踏雪”系列同为纯白设计,只是去掉了雪花元素。整卡颜值还是相当不错的。
供电接口为单8Pin,官方建议搭配550W以上电源使用。稍后尤娜也会测量它的平台实际功耗。
显示接口是今天通用的HDMI+3*DP,协议版本均为2.1b。
上机实拍图,风扇部分无光,但脊背上的“GAINWARD”LOGO为呼吸灯。主板支持ARGB时,可通过显卡附赠的ARGB线实现光效同步。
之前提到过“白色系”硬件搭配问题,尤娜这个测试平台显然是反面教材——硕大的CPU散热器是黑色的,吹雪主板的马甲则明显发灰,倒是跟右边内存色系接近。如果是要装海景房一类的机器,更建议大家买黑色系的主板+内存(要玩灯的话另说),散热器则可以考虑玄冰400V5白色版这种;水冷的话推荐超频三的北境GT系列,九州风神和利民的白色水冷都更偏银色。
尤娜没摸过上代4060Ti,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对比型号,暂且用公版RX 7800 XT(频率较之非公更低,相对更贴近5060Ti一些)和蓝戟Arc B580,作为RTX 5060 Ti的参照组。由于上一次测B580已经过去非常久了,这次重新测了它除跑分、功耗外的实际表现,大家看到的成绩可能和文末B580的评测内容有差异。
RTX 5060 Ti是PCIe 5.0*8的显卡,看过尤娜相关文章的同学应不难判断,它插在4.0平台上也不会有缩水,不必为了它强制自己入手5.0平台。显卡制造工艺为TSMC 5nm,拥有4608个CUDA核心+16GB GDDR7显示内存。
图吧工具箱识别的整机配置信息——
NVIDIA推荐大家用NVIDIA App取代GeForce Experience,可实现免登录下载驱动。
3DMark是当下较受认可的图形性能测试平台,拥有较多子项。许多同学可能不太清楚不同子项各自的意义,这篇测评也可以当作小科普——惯例汇总放在最前,方便太长不看的同学快进。
Time Spy是当下最广泛的衡量显卡游戏性能的分数,它反映显卡在2K(2560*1440)分辨率下的DX12性能。RTX 5060 Ti得分接近16000,胜出Arc B580一筹,但明显不如RX 7800 XT,毕竟后者定位要更高。
Time Spy Extreme则是Time Spy的4K版本,反映显卡在4K(3840*2160)分辨率下的DX12性能。RTX 5060 Ti得分在7400级别,和两位对手的关系相同。
Fire Strike Extreme和Ultra各自就是Time Spy两兄弟的DX11版本,分别反映显卡在2K和4K(3840*2160)分辨率下的DX11性能,大致对应三人一狗、大革命等较老3A的表现。
RTX 5060 Ti在这两个项目中,得分分别在20100和9400级别。英特尔显卡作为后起之秀更专注于DX12,B580因此被甩开了不少。
Steel Nomad是3DMark官方倡导用于取代Time Spy的新跑分,它和Time Spy最大区别在于引入了DX12 Ultimate的优化,因此较新的显卡表现普遍会更好。
RTX 5060 Ti在Light测试中成功反超RX 7800 XT,但常规测试中被超了回来。
Speed Way是最为压榨显卡性能一个测试,它是纯吃显卡的DX12 Ultimate,不支持Ultimate的显卡无法运行。这个项目是NVIDIA一贯强项,RTX 5060 Ti得分4000+,明显反超了RX 7800 XT。
Port Royal反映显卡的光线追踪游戏性能,不支持光追的显卡无法运行。这块同样是NVIDIA的强项,RTX 5060 Ti得分超过10000,但没能越级打败RX 7800 XT。
综上,RTX 5060 Ti比RX 7800 XT弱12~13%,比Arc B580则强约25%。其定位依然是“2K光栅游戏卡”,4K和光追能不能玩要看具体项目。
2K游戏性能为节省容量截图采用.jpg格式,大家实际游玩起来,观感会比截图更好。
传统画质设定参见底注,基本都是预设最高,但后三个较新游戏有开启帧生成。
最低帧数以1%为准,0.1%在一些较短的测试脚本中尤其会受外界干扰,代表性较差。
《古墓丽影:暗影》发售于2018年,但画面放到今天看依旧不落伍,而且它还十分考验CPU带动显卡的性能。
RTX 5060 Ti在2K分辨率下跑出平均150+的帧数,最低120+——和RX 7800 XT的差距不到10%,领先Arc B580则近50%,可见它仍是一个“N优游戏”,而相对有点“I黑”。值得注意的是脚本运行时,RTX 5060 Ti的显存占用最多曾达到8.6GB——意味着如果你买的是8GB版本,成绩可能会下降。
《全面战争:三国》虽发售于2019年,却是一个XeSS/DLSS/FSR统统不支持的“三不沾”游戏,又采用较老的DX11 API,导致许多新显卡也跑不到高帧数。
由于DX11已逐渐沦为历史,GeForce 50系列已不再专注于它,RTX 5060 Ti成绩是平均87最低78,和RX 7800 XT的差距正常;Arc B580在这类老游戏里则明显水土不服。显存占用最多6.9GB,利好8GB版本。
《荒野大镖客:救赎2》PC版发售于2019年,是许多玩家心目中将开放世界做到了极致的游戏(塞尔达毕竟没有上PC)。
RTX 5060 Ti平均帧数82,最低67,游戏支持DLSS但R星做得有些敷衍,须开到“性能”档才能达平均120+,个人认为没必要追求这个。显存占用8.8GB。
《赛博朋克2077》发售于2020年,同样不输大表哥2的开放世界大作,但因为是第一人称视角,会更加依赖高帧率。
游戏默认的“超级”画质会自动打开FSR(还是2.1,其实现在A卡都能开3.0了)质量档,RTX 5060 Ti因此达到平均95帧最低79,表现相当不错——新版本已支持Transformer模型,N卡用户自然就更推荐DLSS+Transformer,性能档画质即可媲美FSR质量档的。显存占用9.4GB。
《孤岛惊魂6》发售于2021年,育碧旗下著名IP,惜乎未来已经随着公司前景变得不确定。
这是一个“A优”游戏(从只支持FSR,不支持DLSS可见一斑),RTX 5060 Ti因此被RX 7800 XT甩开了不小距离,不过平均125最低111的表现已足够丝滑了。显存占用有点高,达到10.9GB。
《极限竞速:地平线5》发售于2021年,微软旗下著名赛车游戏,以“集显都能玩”的逆天优化著称,但其实开最高画质还是挺吃显卡(尤其显存)的。
FH系列过往更偏A,但RTX 5060 Ti平均达到139与RX 7800 XT几乎相当,最低更是122明显胜出。显存占用达到10.9GB,其实1080p拉满也超过9GB。
《消逝的光芒2:人与仁之战》发售于2022年,它采用了不同分辨率材质的混合贴图,使得优化下限相当不错,但容易被“数毛党”吐槽细节画质。
这是一个N优游戏,RTX 5060 Ti没能下克上,107/83略输RX 7800 XT,但也足够流畅了。显存压缩相当不错,2K最高只占用8.1GB。
《黑神话:悟空》发售于2024年,国产游戏的骄傲,虚幻5引擎造就了美轮美奂的电影级画面,但对电脑硬件的要求也剧增。
从这个游戏开始,主流60显卡普遍得依赖“帧生成”了(之前某些如赛博朋克也支持帧生成,但尤娜没开),RTX 5060 Ti在开启单帧生成时成绩为73/66——不能算流畅,单帧生成平均应达到80+才算可玩,DLSS 4的三倍帧生成同理要有160+,实际玩时候仍推荐大家降到“高”画质。显存占用9.9GB。
《怪物猎人:荒野》发售于2025年,向来以优化出色著称的CAPCOM这一次却翻了车,针对显存的糟糕管理,导致游戏频繁因为“爆显存”而掉帧。
有16GB大显存兜底,RTX 5060 Ti没有出现笔记本(5070Ti也会爆……)上的爆显存问题,极高画质下平均帧数也达到89,最低57也算稳定——不过这显然是个A优游戏,RX 7800 XT的表现过于“不讲武德”了。显存占用达到恐怖的14.5GB,Arc B580的最低帧因此直接崩了。
《刺客信条:影》发售于2025年,新引擎带来了真正领先“神话三部曲”一个世代的画质,但也和怪猎一样分外考验显存。
RTX 5060 Ti开启帧生成后表现是72/62,仍须调整一下才算可玩。显存占用同样达到12.7GB,Arc B580继续崩,8GB版本瑟瑟发抖……
10个单机3A,RTX 5060 Ti平均帧数100,落后RX 7800 XT约15%(最低则只有8~9%),基本还是符合理论差距。让显存仅有12GB的Arc B580“陪跑”显然有些为难——但从后3个游戏表现看,5060Ti也不能无脑拉满,或许在体验上限这一块,它还没法俯视B580……
光追60卡能玩光追?当然可以,只是普遍须借助DLSS。光追游戏的测试就不贴1%最低帧数了,RTX 5060 Ti最低是51(赛博朋克)但依旧超出48及格线,两位对手则刚好都没过……
古墓仅阴影部分用到了光追,显卡压力较小,RTX 5060 Ti表现99/78堪称丝滑——不过实测4K就会卡了,除非再借助DLSS(XeSS或许更好一些)。值得一提的是它平均帧数虽小负RX 7800 XT,最低帧数却实现了反超;此外显存占用继续上升到10.4GB,8GB版本压力更大了,可能没法正常玩。
赛博朋克今天参测选手都开不了路径光追(画质名“光线追踪:超速”),但“光线追踪:超级”仍能看出变成了另一个游戏,反射效果很惊艳。RTX 5060 Ti表现65/51一骑绝尘,稳稳反超了光栅大优势的RX 7800 XT,而且最低帧只有它过了48及格线(7800XT是47刚好没过,当然你可以开帧生成)……显存占用10.8GB。
FC6和FH5的光追都只是反射级,A卡也随便开。RTX 5060 Ti自然都流畅驾驭,帧数只有个位数%的降低。
不过显存占用也随之更高,分别达到11.8和11.6GB,8GB版本恐怕又无福消受了。
消光2和黑猴都是全局光追的游戏,RTX 5060 Ti也有压力。消光2需要开启平衡档的DLSS才能保证流畅游玩,此时显存占用8.9GB(不开则只有50帧左右,9.6GB)。
黑猴两位对手都彻底倒下了,尤其RX 7800 XT的最低帧只有PPT级别的8……但平心而论RTX 5060 Ti经帧生成加持的成绩也不算可玩。更低档的光追反而不如不开真实(黑猴用了虚幻5的Lumen,针对光照的处理本就很棒),买5060Ti玩黑猴的同学,尤娜还是建议大家关掉光追。
怪猎和影的光追又缩回局部级了,说实话开不开影响也真的不大。
除Arc B580因爆显存严重崩坏,RTX 5060 Ti和RX 7800 XT的表现较之不开,都没有很大区别。
就光追实力而言,NVIDIA目前无愧是御三家翘楚。不过RTX 5060 Ti仍有少数游戏不能征服,毕竟它还只是一张60显卡。
4K游戏性能60卡还能玩4K?不仅可以,而且比你想象中更强。当然除去第一个游戏古墓,后面你需要调整一些画质设定——基本策略是:2023年以前的游戏,下调1档;以后的游戏则下调2档。
1%最低帧统计省略,RTX 5060 Ti和RX 7800 XT都达标了,就Arc B580有3个游戏没达标(全战性能不足,怪猎和影爆显存)。
古墓甚至无须调低画质,一样可以清晰欣赏美丽的Lara小姐姐。
全战严格说RTX 5060 Ti没达到60FPS及格线,但1%最低在48以上,而且这个策略型游戏并不是十分吃帧数,可以认为它在降一档画质前提下是能玩的。
大表哥2画质滑条拉到中间即可,无须再开DLSS,RTX 5060 Ti就能让你看清西部世界每一处细节,观感个人认为绝对在2K+最高之上。不过A卡在这个游戏中也是爆发了,4K中的帧数较之2K最高不降反升。
赛博朋克的表现则基本跟2K+光追是一样的。考虑到这个游戏光追确实做得不错,2K+光追的策略要优于4K+高。
FC6、FH5和消光2,三位选手都是本色发挥。
RTX 5060 Ti跟RX 7800 XT的差距在后2个游戏中拉大了些,稍有硬件知识的同学应该能答出是“显存位宽”的影响——但就帧数的绝对值看,这个不算致命。
这三个游戏并不算十分老,但即便Arc B580也能hold住4K中高画质。
黑猴乍一看RX 7800 XT是大翻身了,但RTX 5060 Ti发挥也非常出色,86/79的表现即便是帧生成加持出来的,也已属于可玩范畴——比起2K影视级,4K高才是个人更推荐的打开方式。
怪猎Arc B580因为显存原因掉队了,但RTX 5060 Ti依旧坚挺,帧数较之2K+最高还更稳。
影的话RTX 5060 Ti可能还需要调整下(降低DLSS级别,关闭体积云雾),毕竟是有帧生成的加持。
整体看来除去极少数须调整,RTX 5060 Ti仍游刃有余,4K游戏门槛没想象中那么高——确实因为显存位宽和厂商优化(因为主机普遍是PC上的中→高画质),和RX 7800 XT差距拉大到25%,但并不影响你畅玩。悬念就看你愿选择2K极致,还是4K中高了,要知道有些游戏2K它已无法无脑极致……
竞技网游表现不同于单机3A,竞技网游许多时候我们会调低画质优先保帧数,因此也会受CPU的影响。尤娜因此针对4个网游各做了3组测试——
分别在“2K+均衡”“2K+最高”“4K+均衡”设置下进行,尽量让不同偏好的同学能参考。截图统一采用2K+均衡的。
《绝地求生》是非常明显的“N优游戏”,2K三极致下,RTX 5060 Ti光是最低帧数就堪比RX 7800 XT的平均帧数了——因此如果是重度吃鸡玩家,就更推荐买N卡啦。就三张显卡的传统性能差距看,它对I卡的优化也要优于对A卡的,倘若你预算只有单卡2000(整机4000~5000)级别,Arc B580或许也更适合你一些。
《永劫无间》也是N优,虽然在画质降低以后,A卡2K下的最低帧数会有较大优势,但整体看RTX 5060 Ti的表现仍十分出色。需要注意的就是大家开启画质增强后,一定要把对应的低延迟模式也打开,否则振刀手感奇差。
《反恐精英2》和《最终幻想14》倒都更偏A一些。不过能看出在合适的画质设置下,RTX 5060 Ti畅玩4K仍都不是问题。
Arc B580对FF14有些水土不服,虽然是DX11游戏但吃鸡也是,可见厂商优化仍很重要。
和单机游戏相比,网游的优化倾向更明显——但NVIDIA作为市占比最大的存在,一般都不至于疯狂被“黑”。所以在拿不定主意时候,N卡基本还是网游玩家最普适的选择。
生产力/AI相关“干活选英伟达”基本是共识,这块就不再列对比图表啦。PS+LR图像处理吃CPU单核性能和内存容量,显卡能左右的内容少,但RTX 5060 Ti还是胜出RX 7800 XT个位数%,胜出Arc B580约10%。
PR视频编辑有点意外,RX 7800 XT居然夺得头名,RTX 5060 Ti比它略低几%,两个都胜出大众印象中擅长剪视频的Arc B580约50%——能看出其实“剪视频用I卡”至少不是很泛用的,对应用环境(PR版本?视频格式?)要求更苛刻。
机器学习自然是N卡强项,Arc B580虽然有OpenVINO,但仍比RTX 5060 Ti慢了约30%,差距大于二者理论差距。
而尚无法用上ROCm的RX 7800 XT只能垫底了,即便A卡相对更擅长的FP32也不过千,难敌有Tensor RT加持的RTX 5060 Ti。
大语言这一块,Arc B580>RTX 5060 Ti>RX 7800 XT——其实三张显卡的tokens生成速度都差不多(7800XT甚至还是最快那一个),但首字生成延迟这块B580做得非常优秀,5060Ti也有不及,7800XT则是远远落后。因此如果有本地部署AI的需求,B580或许才是更佳选择,可惜未来I卡前景已不明朗了。
建模渲染这块整体是更推荐A卡的,毕竟NVIDIA不太厚道的砍了GeForce游戏卡的OpenGL性能,RTX 5060 Ti除Maya和SolidWorks能打平RX 7800 XT外都落后不少,3DSMax差了快一倍,SNX更是只有十分之一。除非你的预算足够搞定Quadro专业卡……
尤娜使用的ROG雷神2代电源自带OLED屏,可显示实时平台功耗;同学们对这块感兴趣的倒是不必买如此昂贵的电源,淘宝一个功耗仪即可。测试时的室温在25~26℃之间。
整体看来RTX 5060 Ti的能效控制是御三家最好的,高负载场景跟显卡TDP有关,但轻载场景在制作工艺基本同级前提下,它最为优秀。其实A卡在6000那一代还更优秀,7000不知为何开倒车了。
玩游戏包括3DMark烤鸡时,RTX 5060 Ti平均功耗在310W上下,比RX 7800 XT大约省70W(14~15个小时一度电)。7800XT在二手市场上价格和5060Ti 8GB版本接近,大家可自行取度。
单烤15分钟“甜甜圈”后,耕升追风OC的核心温度67℃(开放平台),整卡功耗180W符合标注。封闭机箱可能比尤娜这个再高3~5℃,但仍然算比较凉快的,无须纠结散热。
加上7950X3D处理器(PBO后140W+)一起双烤,整机功耗和Arc B580几乎相当,都是390多不到400W。正常而言450W电源已足够负担一台RTX 5060 Ti机器,当然电源不嫌大,实际买的时候大家还是可以对自己好一点。
RTX 5060 Ti初看有些尴尬:2024年及更后的游戏,它竟已做不到在2K下无脑拉满画质。但只要跳出“我就一定要全最高,不能全最高等于不能玩”的思维怪圈,你会发现4K下它竟然也十分能打。
因此购买RTX 5060 Ti的用户普遍需要搞清一个问题——画质VS分辨率,我到底要哪一方?这个问题其实没有准确答案,抛开主观心理方面的因素,还是因游戏而异——像赛博朋克大家能看到2K开光追后,与不开简直是2个游戏,那或许还是画质更重要;但其它游戏尤其是大表哥、黑猴、影,4K的材质精细度又非2K能比……
不过无论如何,这篇近万字的长文还算能告诉大家:高分游戏门槛并没想象中高,完全不存在“128bit就只配玩1080p”一说。现在一块2K 180Hz屏幕普遍也就七八百元,1200左右则往往已能搞定4K高刷——而好显示器的体验不同于好显卡,只要开着电脑,你就永远都能感受到。或许把钱投给显示器,才真正叫花在了刀刃上?
而只要你选择了2K甚至4K显示器,可以说完全不用担心搭配问题——现在市面上卖的主流CPU基本都能带动RTX 5060 Ti玩2K,至于4K没准过时CPU都还行。下周尤娜会测RX 9060 XT,并且会借一台E5“洋垃圾”来验证是否也可兼容,感兴趣的同学莫忘关注哦~~
好啦,本文就到这里。
我是尤娜,一名游戏向硬件+数码爱好者。期待和大家的下一次重逢~~
双悦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